放弃舒适献身革命,他的名字熠熠闪光
2023-10-07 10:52:56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李情情 | 作者:陈虹宇、廖维、向卓璞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917

开栏语

红色热土,将星闪耀。2023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即将在平江举行。平江县融媒体中心推出【相约红色热土,共谱平江新篇】专栏,深入挖掘平江红色旅游文化资源,大力宣传平江红色旅游崭新成效,全面报道节会盛况,充分发挥讲好红色故事、传播红色文化、打造红色品牌的良好社会效应,激励引导平江人民共谱新篇章、奋进新时代。今日推出第四期。


在城区中心的汨罗江畔,坐落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——中共平江县委旧址,这座始建于1919年的两层砖木结构的建筑,也是毛简青烈士故居。


今天,一起走进这处红色文化遗址。

↓↓↓


“皎皎丹心昭日月,革命理想高于天。”这是对革命先驱毛简青一生的真实写照。

▲ 毛简青烈士

有人说,革命者都是穷苦人民。但在平江却有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,那就是富人和穷人一起闹革命。毛简青的父亲是县城近郊金窝首富,他从小衣食无忧,接受良好的教育,本可以子承父业,坐享其成,但他心忧家国,胸怀天下,毅然决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。

1921年冬,毛简青加入中国共产党

1921年,30岁的毛简青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到长沙,经留日学友、湖南省教育会会长方维夏介绍,在湖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(现湖南大学)任教。这年冬天,经李六如介绍、毛泽东批准,满腔热血的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与何叔衡、李六如、方维夏等结为革命挚友。

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“四· 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和“马日事变”,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,至8月15日,抓捕革命同志和工农群众达1000多人,并施以各种酷刑,平江的党团组织和革命力量遭到严重摧残。在革命最艰难的情况下,毛简青奉命回到平江担任县委书记,发展革命力量,组织革命暴动。

从入党的那一天起,毛简青就将自己的全部身家无私交给了党。担任平江县委书记期间,他利用黄埔军校少校政治教官的身份为掩护,将县委机关从培元学校迁到自己家中,并和夏明翰、罗纳川、李六如组建了1200人枪的“平江工农义勇军”,这支队伍在余贲民的带领下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。同时他在旧址还策划和领导了1927年的秋收暴动和两次扑城,其中1928年3月平江县委领导发动20万农军参加的“三月扑城”,在中国近代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,为当时的全国各地暴动起义增添了巨大的信心。此外,在以毛简青为首的县委领导下,当时平江的中共党员由370人发展到15000多人,团员发展到9000人,农民协会会员增至30万人,为“平江起义”和红五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。

中共平江县委机关旧址一一金窝毛简青家

1928年,毛简青出席中共“六大”,被选为湖南代表团书记、大会主席团委员,1931年,赴湘鄂西苏区工作,负责主编《红旗日报》,次年秋牺牲于洪湖,时年41岁。

“简青同志是一个颇有学问和道德的人……他给我的印象是:爽朗、诚恳、耐艰苦,对革命坚定。这样一直到他的死。”谢觉哉在《中央烈士英名录》这样评价他。

毛简青一生信仰坚定,他是豪门子弟、留学高知、黄埔军官,也是中共地下党员、革命活动宣传家、武装起义组织者,尽管形势复杂、环境恶劣、条件艰苦,他终身不改其心、不移其志,为革命事业献出一生。

在平江这块红色沸腾的土地上,像毛简青这样抛下安逸富裕的生活,投身革命的人还有很多。李六如出生于大资本家,他却把家产投入到实业救国上;胡筠是大地主家少奶奶,她却分掉家产干革命。他们把党的利益、国家的利益、民族的利益、始终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。他们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始终闪耀着火热的光芒。这种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信念,正是平江革命先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。

“爷爷虽然去世九十多年了,我们生活的时代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但是爷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们后辈。”70多岁的毛长平是毛简青烈士的长孙,如今还生活在故居旁边的老房子里,过着朴素的生活。他一直以毛氏家训立身处世,教育子孙,墙上挂着一幅40多人的全家福,他说,最欣慰的就是子孙们都勤恳做事、踏实做人,今年又有两个孙子辈考入了一流大学,心里很高兴,作为红色后代一定不能忘记来时路,才能走好以后的路。

现今,历经百年的毛简青烈士故居附近已经由原来的小村庄,发展成了如今的简青社区,周边还修建了简青路、简青学校和简青大桥,毛简青烈士精神刻印在了平江人的心里,并随着平江红色文化的不断传播逐渐走进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中,时常可见来往游客进入故居参观游览,追忆革命先辈的光辉事迹,汲取当下生活的精神力量。

责编:李情情

来源:平江县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